学徐州方言式英语究竟是创新还是污染
- 作者: 张晞尔
- 来源: 投稿
- 2024-10-29
1、学徐州方言式英语究竟是创新还是污染
徐州方言式英语:创新还是污染?
徐州方言式英语,是在徐州方言的基础上,融入英语单词和语法形成的一种独特语言现象。对于其性质,目前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:
创新派:打破语言界限:徐州方言式英语将当地方言与国际语言相结合,打破了传统语言界限,促进了语言的创新和发展。
地域特色:方言元素的融入赋予了徐州英语强烈的地域特色,反映了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。
亲和力:方言式的表达使英语变得更加亲切易懂,拉近了与当地民众的距离。
污染派:混淆语法:方言式的语法和用词与标准英语有较大差异,容易导致语法混乱和理解困难。
影响标准英语的学习:方言式英语的使用可能会影响学生对标准英语的发音、词汇和语法的掌握。
损害英语的权威性:方言元素的融入可能损害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权威性。
观点权衡:双方观点各有道理,但具体评价徐州方言式英语是创新还是污染,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:
使用目的:如果方言式英语主要用于当地交流,其创新性可能更为突出。
教育影响:如果方言式英语对标准英语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,其污染性就应该受到重视。
地域认同感:方言式英语可以增强当地民众的地域认同感,但需要注意避免形成语言割裂。
结论:徐州方言式英语是一种复杂现象,其性质不能一概而论。将其视为创新还是污染,取决于具体的使用目的和影响。平衡方言特色与标准语言的权威性,避免对英语学习造成负面影响,是方言式英语发展的关键。
2、徐州方言词典pdf
[徐州方言词典.pdf](https://www.ixigua.com/i6932101913011512323/?status=1&status_desc=%E6%88%96%E7%99%8C%E7%83%AD%E6%96%AD%E6%B1%89%E5%86%85%E5%AE%B9)

3、徐州方言语法特点
徐州方言语法特点一、语音特点
元音系统:
采用传统五元音系统(i y u e ø)
韵母鼻化普遍,分尖团
齐齿呼韵尾失落
声母系统:18个声母
保留全浊声母
部分声母腭化
声调系统:4个声调:阴平、阳平、上声、去声
平声调值相对稳定
二、语法特点1. 名词
名量词搭配:
偏爱使用量词,名量词搭配固定
有些名词不搭配量词
后置结构:形容词、指示代词、数量词等经常后置
宾语和定语也常后置
2. 代词人称代词:
无性别区分
有单复数变化
指代代词:较少使用,常以名词或代词化名词替换
3. 形容词比较级:
用“比……还”或“比……好”表示
程度副词:常用“太”、“很”等副词修饰形容词
4. 动词态动词:
常见的有“来”和“去”
使动词:普遍使用,常在动词后加“让”或“叫”
结果补语:常用动词“了”或“过”表示
5. 副词时间副词:
“早”、“晚”、“昨”、“明”等
处所副词:“上”、“下”、“前”、“后”、“里”、“外”等
方式副词:“怎么”、“啥样”、“那样”等
6. 介词常见介词:
“在”、“上”、“下”、“给”、“对”等
介词省省略:常省略“对”、“给”等介词
7. 连词并列连词:
“和”、“跟”等
转折连词:“但是”、“可是”等
因果连词:“因为”、“嘛”等
8. 语气词常见语气词:
“吧”、“呢”、“嘛”、“咧”等
语气表达丰富:用语气词表示疑问、感叹、祈使、反问等各种语气
4、徐州方言词汇
日常生活唠嗑(liáo kua):聊天
嘎(ga):吃撒(sa):做什么
得瑟(de se):显摆
唠叨(lao dao):啰嗦
食物胡辣汤(hu la tang):一种著名的早餐
焯菜(chao cai):烫青菜
闷墩儿(men dun er):炖肉
煎饼(jian bing):一种面食
包子(bao zi):一种蒸制的肉馅面食
服饰襽襕(lian lian):连裤袜
扑愣盖儿(pu leng gai er):帽子
坎肩(kan jian):背心
棉袄(mian ao):棉衣
大衣(da yi):外套
动作扑腾(pu teng):跳
捣鼓(dao gu):折腾
蹭(ceng):擦
摸索(mo suo):找东西
揉捏(rou nie):搓捏
形容词嘎嘎(ga ga):很好吃
嘎登(ga deng):好吃
齁(hou):咸
辣呼呼(la hu hu):很辣
蹭亮(ceng liang):很亮
副词老(lao):很
巴劲(ba jin):努力
死劲(si jin):用力
忒(te):太倒霉(dao mei):不幸
习语闹腾腾(nao teng teng):热闹
饿的咕咕叫(e de gu gu jiao):很饿
黑灯瞎火(hei deng xia huo):漆黑一片
哭哭啼啼(ku ku ti ti):哭个不停
油头粉面(you tou fen mian):形容年轻人打扮的花枝招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