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恢复高考时学生外语学习之路怎样
- 作者: 胡念一
- 来源: 投稿
- 2024-11-19

1、刚恢复高考时学生外语学习之路怎样
刚恢复高考时学生外语学习之路
恢复初期(19771980 年代):
应试为主:高考外语考试以应试为主,内容局限于语法和单词,重视笔试,口语和听力考试较少。
教材有限:有限的教材和教学资源,主要依赖老师口传和学生自学。
教学方法传统:课堂教学以语法讲解和单词记忆为主,缺乏听力、口语等语言实践活动。
学习环境受限:缺少语言学习环境,学生接触外语的机会较少,缺乏真实的语言使用场景。
稳步发展期(1980 年代中期1990 年代):
教学内容拓展:高考外语考试逐渐增加听力、口语等内容,注重语言应用能力。
教材和教辅材料丰富:各种教材、参考书和练习册大量涌现,教学资源逐渐完善。
教学方法改革:开始引入听力、口语等语言实践环节,强调语言的交际性。
课外学习机会增多:语言角、外语学习小组等课外活动兴起,为学生提供了语言交流平台。
快速发展期(1990 年代后期21 世纪):
高考改革:高考外语考试进一步改革,注重语言的综合运用和语言能力的全面考核。
信息技术应用:互联网、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,丰富了教学手段。
学习资源多元:海量的网络资源、影视作品、语言学习软件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。
国际化趋势: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,外语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凸显,学生外语学习需求大幅提升。
特点:应试驱动:高考始终是学生外语学习最主要的驱动力,考试导向性强。
注重基础:语法和单词学习一直是外语教学的重点,为后续语言能力培养奠定基础。
教学方法逐渐改革:从传统的语法教学向重视语言实践和交际能力的教学转型。
学习环境逐步改善:科技发展为外语学习提供了更多便利和机会。
学生学习热情高涨:恢复高考后,学生对教育和外语学习的热情十分高涨,为外语学习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动力。